概述
ComfyUI V3 架构引入了一种更有序的节点定义方式,今后的节点功能扩展只会在 V3 架构中进行。本指南将帮助你将现有的 V1 节点迁移到新的 V3 架构。核心概念
V3 架构基于新的版本化 Comfy API,这意味着未来的架构更新都将向后兼容。comfy_api.latest
指向正在开发中的最新版本 API,而 latest 之前的版本可以认为是“稳定版”。目前版本 v0_0_2
是第一个 API 版本,之后可能还会有不兼容的更改。当它稳定后,会创建新的 v0_0_3
版本供 latest
指向。
V1 与 V3 架构
V3 架构的主要变化包括:- 输入和输出使用对象定义,而不是字典。
- 执行方法统一命名为 ‘execute’,并且是类方法。
- 使用
def comfy_entrypoint()
函数返回 ComfyExtension 对象来定义节点,取代 NODE_CLASS_MAPPINGS/NODE_DISPLAY_NAME_MAPPINGS - 节点对象不保存状态 -
def __init__(self)
不会影响节点函数的暴露内容,因为所有方法都是类方法。节点类在执行前也会被清理。
V1 (旧版)
V3 (现代版)
迁移步骤
从 V1 迁移到 V3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很简单,主要是语法的调整。步骤 1: 更改基类
所有 V3 节点都必须继承自ComfyNode
。支持多层继承,只要继承链的顶层有 ComfyNode
父类即可。
V1:
步骤 2: 将 INPUT_TYPES 转换为 define_schema
原来分散在代码不同位置(如字典和类属性)的节点属性(节点 ID、显示名称、类别等)现在都通过Schema
类统一管理。
define_schema(cls)
函数需要返回一个 Schema
对象,工作方式与 V1 中的 INPUT_TYPES(s) 类似。
支持的核心输入/输出类型存储在 comfy_api/{version}
的 _io.py
文件中,默认以 io
作为命名空间。由于输入/输出现在由类定义而不是字典或字符串,自定义类型可以通过编写自己的类或使用 io
中的 Custom
辅助函数来实现。
自定义类型在下面的章节中有详细说明。
类型类包含以下属性:
class Input
用于定义输入(如Model.Input(...)
)class Output
用于定义输出(如Model.Output(...)
)。注意,不是所有类型都支持作为输出。Type
用于获取类型提示(如Model.Type
)。有些类型提示可能只是any
,未来会进一步完善。这些类型提示不会被强制执行,仅作为文档参考。
步骤 3: 更新执行方法
V3 中所有的执行函数都命名为execute
并且必须是类方法。
V1:
步骤 4: 转换节点属性
以下是一些属性名称的对照表,更多详细信息请查看comfy_api.latest._io
中的源代码。
V1 属性 | V3 规范字段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RETURN_TYPES | Schema 中的 outputs | 输出对象列表 |
RETURN_NAMES | 输出中的 display_name | 每个输出的显示名称 |
FUNCTION | 始终为 execute | 方法名称标准化 |
CATEGORY | Schema 中的 category | 字符串值 |
OUTPUT_NODE | Schema 中的 is_output_node | 布尔标志 |
DEPRECATED | Schema 中的 is_deprecated | 布尔标志 |
EXPERIMENTAL | Schema 中的 is_experimental | 布尔标志 |
步骤 5: 处理特殊方法
V3 支持与 V1 相同的特殊方法,但方法名改为小写或重新命名以更加清晰。使用方式保持不变。验证 (V1 → V3)
输入验证函数重命名为validate_inputs
。
V1:
惰性求值 (V1 → V3)
check_lazy_status
函数改为类方法,其他部分保持不变。
V1:
缓存控制 (V1 → V3)
缓存控制的功能与 V1 相同,但原来的函数名容易误导。 V1 的IS_CHANGED
函数的逗辑是:如果返回值与上次执行时相同,则不重新执行节点。
因此函数 IS_CHANGED
被重命名为 fingerprint_inputs
。开发者常见的错误是认为返回 True
就会让节点总是重新执行。但由于总是返回 True
,反而会导致节点只执行一次然后重用缓存。
一个常见的使用场景是 LoadImage 节点。它返回所选文件的哈希值,这样文件变化时节点就会重新执行。
V1:
步骤 6: 创建扩展和入口点
不再使用字典来映射节点 ID 到节点类/显示名称,现在需要定义ComfyExtension
类和 comfy_entrypoint
函数。
将来可能会在 ComfyExtension 中添加更多函数,通过 get_node_list
注册节点以外的其他内容。
comfy_entrypoint
可以是同步或异步函数,但 get_node_list
必须声明为异步。
V1:
输入类型参考
虽然在步骤 2 中已经介绍过,但这里再提供一些 V1 与 V3 类型的对照表。完整的类型声明请查看comfy_api.latest._io
。
基本类型
V1 类型 | V3 类型 | 示例 |
---|---|---|
"INT" | io.Int.Input() | io.Int.Input("count", default=1, min=0, max=100) |
"FLOAT" | io.Float.Input() | io.Float.Input("strength", default=1.0, min=0.0, max=10.0) |
"STRING" | io.String.Input() | io.String.Input("text", multiline=True) |
"BOOLEAN" | io.Boolean.Input() | io.Boolean.Input("enabled", default=True) |
ComfyUI 类型
V1 类型 | V3 类型 | 示例 |
---|---|---|
"IMAGE" | io.Image.Input() | io.Image.Input("image", tooltip="Input image") |
"MASK" | io.Mask.Input() | io.Mask.Input("mask", optional=True) |
"LATENT" | io.Latent.Input() | io.Latent.Input("latent") |
"CONDITIONING" | io.Conditioning.Input() | io.Conditioning.Input("positive") |
"MODEL" | io.Model.Input() | io.Model.Input("model") |
"VAE" | io.VAE.Input() | io.VAE.Input("vae") |
"CLIP" | io.CLIP.Input() | io.CLIP.Input("clip") |
组合类型(下拉框/选择列表)
V3 中的组合类型需要显式定义。 V1:高级功能
UI 集成
V3 提供内置的 UI 辅助函数,可以避免保存文件时的常见样板代码。输出节点
适用于产生副作用的节点(如保存文件)。与 V1 一样,将节点标记为输出节点后,会在节点的上下文菜单中显示run
播放按钮,允许部分执行流程图。
自定义类型
可以通过编写类或使用Custom
辅助函数来创建自定义的输入/输出类型。